2022年全市城市管理工作要点
来源: 南通市城管局 发布时间:2022-03-05 09:44 累计次数: 字体:[ ]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市招商引资突破年、营商环境提升年、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做好今年的城市管理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管理的重要论述,紧扣“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和“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目标要求,科学定位新时代城管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积极构建新型城管工作格局,全力创建省城市管理示范市,努力打造干净有序、品质细腻、美丽宜居的城市人居环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为南通勇当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排头兵,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南通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城管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紧紧围绕“三大工作目标”,科学定位新时代城管工作

1.改革创新度实现新加强。深化城管执法体制改革,推动城管委办实体化运行,强化城管综合行政指导和执法督察,实行镇(街)城管队伍双重管理机制。注重推进市容、环卫领域改革创新,推动解决一批制约城市管理发展的瓶颈问题。注重基层城市治理工作创新,着力在组织领导、网格融合、力量整合、形成合力方面创造新经验、激发新活力。

2.社会参与度实现新提升。推进城管工作进社区、进网格。深化实化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提高基层社会单元履职能力。拓展城管公共关系渠道,扩大覆盖面,切实提升城市管理的社会动员能力和水平,让人人参与城市管理蔚然成风。

3.群众满意度实现新提高。加大宣传力度,用心用情讲好城管故事。精心组织开门评议、城管开放日等活动。畅通群众反映问题渠道,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探索引入群众满意度“第三方测评”,倒逼城市管理工作过好“群众关”。

二、牢固树立“四大发展理念”,始终保持正确发展方向

1.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为城市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努力的方向和改革的导向。强化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落实惠民便民措施,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2.树立服务大局的理念。主动融入党委政府工作大局,紧紧围绕“融入一体化、建设大门户、同奔共富路”奋斗目标,积极参与全市招商引资突破年、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助力“一枢纽五城市”建设,以创造良好城市环境为己任,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担当作为,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更优的环境,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3.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着眼打造美丽江苏南通样板,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穿到环卫管理、垃圾分类、扬尘管控、餐饮油烟治理等重点领域全过程、各方面。以强烈的政治担当扛起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牢记“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确保城管领域污染防治不拖后腿、少出事、不出大事。

4.树立依法行政的理念。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率、守住执法底线,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求落实到城市管理执法全过程。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狠抓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凝心聚力,重塑形象。

三、着力构建“五大工作体系”,推动构建新型城市管理工作格局

1.构建适应时代要求的组织领导体系。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城管牵头、部门协同、属地管理、社区自治、群众参与的城市治理组织体系。在市、县(市)区、镇(街)三级实体化运行城管委办公室,强化统筹部署、组织实施、督察考核,建立议事制度,强化协调配合,定期研究解决城市管理重大问题,着力构建齐抓共管的“大城管”格局。

2.构建职责明晰的工作责任体系。横向明确城市管理领域部门协同责任,进一步强化执法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健全首问负责、现场取证、线索移送、执法反馈工作机制,推动形成管理执法闭环体系。纵向构建一贯到底的监督管理责任体系,强化城管部门行业指导、监督、考核。落实城市管理属地主体责任,强化属地党委政府对城管工作的组织领导,纳入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工作网络、人员配备、监督考核、工作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夯实城市管理工作根基。

3.构建覆盖社会面的城市管理动员体系。强化城管领域普法宣传,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做好法律法规、执法实践、案例指导的宣传推广,将普法宣传工作进一步向镇(街)和村居延伸。积极构建多方参与机制,通过群众来信来访、12345热线、市民巡访等公众参与平台,充分激活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城管志愿服务组织架构,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组织开展城管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园区活动,建立党员志愿服务“我报到”常态机制,依托社区、小区、城市综合体、商业繁华区,组建城市管理劝导服务队。完善公众、团体、媒体等共同参与的社会监督网络体系,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与文明委(办)密切配合,设置“不文明行为曝光台”,定期对不文明行为典型案例予以曝光,引导广大市民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4.构建具有科技含量的智慧管理体系。持续深化智慧城管一体化建设,进一步拓展智慧城管、综合执法两大核心业务系统功能,搭建行政执法全过程监管平台,不断夯实市、县(市)区、镇(街)三级联动模式。推动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向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升级,实现国家、省、市三级平台互联互通。依托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持续推进“城管一张图”数据汇聚和资源共享,加快推进垃圾分类、智慧停车业务平台和“违建治理”“扬尘治理”创新应用建设,集成餐饮油烟、渣土运输等预警模块,不断提升智慧化监管水平。进一步整合现有城市管理业务系统,建设“统筹协调”“指挥调度”“监督考核”“检测预警”“分析研判”“综合评价”六大综合版块,实现感知、分析、服务、监管“五位一体”,努力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城市管理新模式。

5.构建科学有效的城市管理综合评价体系。加强市对各县(市)区、县(市)区对镇(街)城市管理工作的综合评价,重点评价组织领导体系建设、管理工作效能发挥、城管执法办案水平、执法队伍形象等方面的工作情况。通过系统考核、现场检查、回访调查、社会评议等多种方式对城市管理工作开展全面评价,形成管根本、管长远的常态长效管理机制,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年度高质量考核、各类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四、扎实推进“六大专项行动”,全力开展省城市管理示范创建工作

1.扎实推进市容秩序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新一轮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重点围绕城市主要道路两侧,尤其是交叉路口周边各类箱体、建筑立面、城市家具等内容和城市背街小巷开展综合整治,坚持点、线、面结合,确保整一片、成一片、靓一片。深入推进户外广告和店招标牌规范治理,加大过街广告、楼顶广告拆除力度;加快推进市区户外广告专项规划编制出台,优化户外广告审批和店招标牌备案制度;重点推进中心城区店招标牌规范设置、提档改造。深入推进违法建设治理,持续推进违建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制定三年行动方案,确保违建安全隐患无盲区、无死角;建立违建治理防控责任清单,完善物管企业源头发现机制,推动新增违建源头管控再加强;坚持党建引领,持续培育“红管家”群体,推动无违建小区向无违建社区、无违建示范街区和无违建示范路拓展延伸,进一步强化联合惩戒机制,让不敢违、不能违、不想违成为常态。

2.扎实推进环境卫生和垃圾分类专项行动。巩固提升市区扬尘治理攻坚成果,不断固化扬尘治理各项机制,进一步拓展海门区、通州湾示范区扬尘管控区域,对市区“六类现场”开展全面摸底排查和全覆盖督查;充分依托“扬尘一张网”,强化对市区重点管控区域扬尘问题的实时监管;持续规范扬尘在线监测监控设备安装使用;年内扬尘防控示范项目建成率达到60%以上,示范街道(镇)、社区建成率达到30%以上;牵头开展主城区未利用地块环境美化整治行动。全面加强环卫保洁一体化管理,推进城市垃圾清运点整治,开展房产项目已配建垃圾房专项治理,实施11座中转站新建改造;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设施改造,全面排查治理城乡废弃垃圾填埋场;加快推动通州湾、启东飞灰等离子熔融设施建设;在市区推行公共区域“五位一体”保洁模式,清除保洁盲区,强化薄弱区域保洁,全市增配保洁车47辆;持续优化公厕布局,确保年度完成30座公厕新建和40座公厕改造任务,强化非环卫管理公厕统筹监管;深入推进环卫市场化改革,确保今年全部城区和75%以上的乡镇完成环卫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环卫行业新能源车辆推广使用;完善环卫信息化系统,强化常态化、专业化监管,确保实现监管全覆盖。深入推动垃圾分类体系全覆盖,持续做好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季度评估;加快推行生活垃圾“三定一督”管理,各县(市)区“三定一督”小区、垃圾分类乡镇和行政村比例分别达到当年小区、乡镇和行政村总数50%以上;推进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系统建设;健全完善全市餐厨废弃物处置终端和收运体系建设,推动餐厨废弃物实现全域全量全过程规范运行,落实餐厨废弃物产生单位主体责任,组织开展“三整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推进终端设施建设管理,强化闭环运行,实现全程智能监管;大力开展建筑垃圾堆放场点整治和资源化利用,全市建筑垃圾中转调配场和资源化利用设施实现全覆盖,建筑垃圾排放申报核准率、收运率、资源化利用率均达到90%以上。持续深化餐饮油烟污染治理,强化新增餐饮场所现场勘察把关;严格落实餐饮场所红、黄、绿牌分级监管制度;开展重点管控区域和市区规模以上餐饮场所未安装油烟净化装置排查整治,确保市区餐饮场所、单位食堂油烟净化装置安装率达95%以上;推进市区100平米以上餐饮场所在线监控设备安装。

3.扎实推进停车管理专项行动。优化顶层设计,全力推动《南通市机动车停车条例》出台;加快《南通市市区停车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完善。加大泊位供给,市区新增2000个公共停车泊位、2500个人防泊位、10000个老小区改造泊位;主城区全覆盖推进主次干道退界区域停车泊位规范施划;各区在停车需求大的背街里巷、城市支路施划不少于1500个泊位;年内完成不少于30个小区、单位停车错时共享试点;各县(市)区根据省市要求,加强泊位建设,缓解停车难问题。强化科技支撑,完善智慧停车主平台功能,全面完成各县(市)现有智慧停车系统平台接入联通;力争年内停车场数据接入突破800家,“智泊南通”小程序注册用户数突破50万;开发完善错时共享停车功能。规范综合治理,强化城警联动执法管理,重点开展主次干道退界区域违停治理,强化非机动车停放秩序管控;开展停车管理示范路创建活动,确保年内崇川区打造10条停车管理示范路,开发区打造6条,通州区、海门区各打造4条。

4.扎实推进基层基础提升专项行动。落实镇(街)属地管理责任,贯彻落实部、省《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明确镇(街)城市管理责任和要求,督促落实属地管理主体责任。强化镇(街)党委政府对执法监督的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对城管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及其人员的管理、监督、考核。推进市容环卫责任制管理全覆盖,全面落实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明确个人、企事业、物业单位等市容环卫责任人责任,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区管理,建立履责情况“红黑榜”制度,加大对不履行、不正确履行市容环卫责任区管理行为的查处力度。推动城管网格和社会治理网格融合发展,加强城市管理网格建设,进一步推行由1名执法队员、1名协管员、3名市容秩序管理员及多名城管志愿者构成的“1+1+3+N”人员配置模式,推动城市管理网格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有效融合。将城市管理拓展和延伸至社区,推动社区自治向城市管理领域延伸拓展,着力在发现在小、处置在早上做文章、求实效。

5.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专项行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决策部署,围绕“制度化管理、实时化监控、自动化阻隔、现代化救援”总目标,深入开展城管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部门监管责任,加大监管力度,重点整治户外广告、环卫作业、垃圾处置、渣土运输、违建治理、基层消防等领域的安全隐患,有效防范遏制各类事故发生,确保全市城管系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全力做好城管领域疫情防控工作,按照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压实疫情防控责任,严格落实各项工作防控举措,组建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随时做好支援一线各项准备;对照《南通市环卫系统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试行)》,压实四方责任,落实人物环境同防要求,强化关键环节场所管控和一线职工防护,确保把防控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整治服务外包、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运输处置等方面的行业乱象,研究形成长效常治工作机制。

6.扎实推进队伍素质形象提升专项行动。持续加强党的建设,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加强思想阵地建设。做好新形势下安全保密工作,加强档案管理,织密织牢档案安全防护网。深化示范岗创建活动,注重城管文化建设,建立培训考核闭环管理制度,强化基层政工干部配备,进一步放大“诚管通城”融合党建服务品牌效应,坚持党务业务服务“三务”深度融合,力争再形成一批融合党建特色亮点品牌。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巩固深化“强转树”专项行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市委十项规定精神,加强党纪党规教育;开展“5·10思廉日”“算账教育月”系列活动,紧盯重要时间节点、重点领域、重要岗位、重要环节,持之以恒整治“四风”;结合“厚植为民情怀,提高执法水平”主题教育和“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安排,深入开展“十聚焦十查摆十提升”行动,从严抓好巡察反馈、监察建议、作风建设等方面存在问题整改工作,推动工作提速、服务提质、执行提效。持续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加强执法监督管理,强化省、市两级综合执法平台运用,将案件平台向镇(街)拓展延伸,推动城管系统执法案件实现平台办理全覆盖。贯彻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和省《城市管理执法规范化建设标准》,严格行政强制适用情形,严格行政败诉问责追责,推动公正文明执法。组建市、县两级专业督察队伍,“一竿子到底”对镇(街)城管综合执法队伍进行督察,强化督察结果运用,构建闭环执法督察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