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川区唐闸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自开展“城管进社区”工作以来,43名执法队员及协管员根据工作要求全部下沉至16个社区,城管队员们不断融入社区、根植社区、服务社区,解决了一系列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难题。在这过程中,涌现了一群优秀的执法队员。作为城管队伍中的青年力量,缪惺同志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作为我这个城管新人的师傅,他在履职尽责中教会了我如何服务群众。作为参与者和见证者,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所记录的点滴故事。
协商议事共参与,变无序的“马路菜场”为群众满意的“特色集市”
在唐闸怡园北村菜市场的周边,存在着大量的流动摊点。他们大多是自产自销的菜农,年龄在60岁至80岁之间。菜农卖菜、市民买菜,行人通行、电动车、汽车经过,本就不宽敞的道路变得更加拥堵。
缪惺同志是负责怡园片区的执法队员,在接到社区居民的反映后,缪队每天都会对这些摊点进行劝导管理。但是,菜农们基于生计需要,经常在队员管理后又返回继续售卖,如果一味采取行政处罚或强制措施,容易引发矛盾冲突。
缪惺主动找到怡园社区书记说明情况,提出了建立疏导点的初步想法,怡园社区也表示支持。他联合菜农、社区工作人员召开讨论会议,经过集体讨论以及实地勘察选址,最终在距离市场南侧50米处找到合适的场地。在缪队的带领下,协管队员们团结一心,做通疏导点附近商户的工作,同时清理场地、测量划线、设置标牌、宣传告知、登记选择,最终怡园自产自销疏导点落地。
2023年8月7日,疏导点正式投入运营。家住附近的市民李先生边挑选蔬菜边说:“这里的蔬菜都是自己种的,品种丰富,价格还便宜。”高奶奶是唐闸镇街道附近的农民,她喜上眉梢:“终于有了正规免费的疏导点了,做生意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市场周边的交通堵塞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环境越来越干净,市容也整洁起来。
疏导点投入使用后的第四天,队员在路段巡查时收到意外惊喜,市民送来一束鲜花,连连称赞现在路好走多了。怡园自产自销临时疏导点农户也向执法局敬赠锦旗表示感谢。
为了加强对疏导点的保障,师傅让我每天早上都去巡查。下面这两张照片是我巡查时随手拍的,可以看到,附近的居民在这里都收获满满,一边买菜一边笑着互相问好。我看到了城市生命力最真实的写照,我也渐渐明白“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不仅在于整洁道路繁华商圈,更在群众每一个满意舒心的笑容中。”
耐心沟通解矛盾,变社区居民的“问题清单”为“幸福账单”
有些工作收获了鲜花和锦旗,有些工作则是在繁华和热闹的背后默默付出。2023年老旧小区改造时间紧任务重,老旧小区中的违法建设不仅影响小区的整洁美观,更是会带来安全隐患。
缪惺同志作为老旧小区改造专班中的一员,他与大南社区、新园社区的工作人员一起,逐户上门,从执法角度,讲明法理、说清危害,同时认真听取业主的诉求和建议,尽力化解群众对拆违改造的顾虑。入户期间,大南新村一户业主一直拒绝沟通。在业主因伤住院期间,缪惺主动前往探望,用真诚的关怀实现破冰沟通,最终得到了业主的理解与支持。
一遍遍上门沟通,一次次加班加点,终于在2023年年初实现老旧小区改造签约100%。跟着师傅反复穿梭在老旧小区的楼道间,碰壁是常有的事,但我从未听到过一句抱怨。我总好奇他为什么能保持情绪稳定,他说:“解决问题耐心点总是没错的,你真心沟通,绝大部分人都能理解,慢慢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多,城管工作也会越来越好做。”
事前提醒暖心告知,变“行政处罚决定书”为“事前提醒告知单”
师傅经常跟我说“行政执法的目的和归宿并不是行政处罚,而是越来越少的违法行为。”所以,他总是让我提前准备好各种类型的友情提醒。
他主导服务先行,联合社区组织法治宣传,让法律法规走进群众身边;在日常巡查中,如果发现有正在装修的商户,他也会提前告知门头店招备案要注意的事项;对于夜巡发现违停货车,张贴提醒的同时告知大货车停车场的分布,方便司机找到位置;针对小区中违建难题,在老旧小区设置宣传栏,和新交付小区物业合作,发放违建提醒单,避免违建发生。通过延伸服务,降低违法行为发生率。
当然,缪惺同志的故事只是唐闸暖心城管故事中的一页,在唐闸,还有很多优秀的执法队员和协管队员,可以看到,挂钩在不同社区的他们都在齐心协力履行工作职责,探索着、服务着、行动着。我也一定会向师傅看齐,向优秀的城管人看齐,学习他们优秀的工作方法和敬业的工作态度,不断地追逐光、靠近光、成为光、散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