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城市道路机动车辆停放秩序,缓解市民出行难、停车难的问题,市城管局“三项举措”“四个计划”,科学高效、务实推进便民停车行动。
三项举措
(一)全力推进泊位供给。近三年来,市区累计新增各类公共泊位超过71000个(含2023年正在实施)。其中,年度民生实事计划新建32个公共停车场计6500个泊位;人防工程新增公共泊位近9000个、老旧小区改造停车泊位21000个;市区主次干道沿线建筑退界区域、背街里巷支路内科学施划停车泊位26290个。
(二)全面提升智慧停车系统功能。起草印发各县(市)区智慧停车平台接入标准,四区停车系统已全面接入;“智泊南通”小程序覆盖面不断扩大,小程序注册用户快速上升,截至目前,注册用户已超过66万人,绑定车牌达到8.6万辆;智慧停车系统二期工程已完成招标并签订合同,正在进行系统升级优化,泊位共享功能模块已开发完成,并顺利通过测试。
(三)加强共享单车建设监管。截至目前,市区共享单车已投放26000辆、建成2721个网点计41457个桩,总体秩序良好,单车日均骑行率接近2次,极大方便了市民绿色出行。
四个计划
(一)通过“建、改、划”综合举措,高质量完成民生实事项目。严格按照停车设施专项规划要求,重点围绕老小区、商业中心、学校、医院、交通枢纽、旅游景区等停车矛盾突出区域,合理利用城市地上地下空间及部分道路资源,在全力推进新建公共停车场的同时,结合老小区改造、城市更新、路内临时泊位施划等举措,全年新增各类公共停车泊位8000个以上,千方百计满足市民的基本停车需求。
(二)完善智慧停车系统,提升监管和服务效能。开展智慧停车系统优化提升工作,拓展系统功能;继续推动各县(市)智慧停车系统接入市级智慧停车系统平台;继续推进市区各类停车资源接入系统;持续扩大“智泊南通”用户数量和车辆绑定数量。
(三)积极探索停车泊位共享,切实盘活存量资源。制定停车泊位共享实施方案,建立完善区域停车资源共享利用协调制度、供需双方对接协商机制、共享利用操作方案,最大限度挖潜利用住宅小区、机关、医院、学校、企业等内部停车资源,形成“内外联动、错时共享”的停车·资源共享利用格局,有效缓解重点区域停车供需矛盾。
(四)继续强化共享单车建设监管,方便市民绿色出行。进一步优化网点布局,提升市民借还车的便捷度;督促企业对超期运营的单车进行更换,对收费标准进行监管;车辆上牌、头盔配备实行全覆盖;定期开展共享电动自行车充电点安全生产检查,督促安全隐患整改;定期开展路面网点秩序、车况、卫生、投诉处理等检查考评通报;对市民绿色出行需求进行综合研判,适时增加共享单车投放企业,为市民提供更多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