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4,市城管局以管理“精细之笔”绘就南通“宜居之美”,持续构建“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
服务提能级 基层治理效能“新跃升”
坚持“增量”“挖潜”并举,拓展城市停车新空间。重点围绕老小区、商业中心、学校、医院、交通枢纽、旅游景区等停车矛盾突出区域,新增公共停车泊位3682个。积极推进“潮汐式”停车模式,98个党政机关7632个停车泊位向社会错时共享开放,1601家停车场数据接入智慧停车系统,822个停车场实现“通停通付”。
坚持“分类”“利用”并举,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推动1340个小区建成3443个垃圾分类亭房,804个小区实现“撤桶并点”“三定一督”管理。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微课堂、分类快闪秀等近50场线上线下活动,动员全市近130万人参与垃圾分类。加快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推动实现生活垃圾全量焚烧零填埋处置。全市已建成5座生活垃圾焚烧厂,处理能力7200吨/日;6座餐厨废弃物集中处理厂,处理能力640吨/日;9座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厂,处理能力323万吨/年;建成县(市)区级可回收物分拣中心9座、乡镇有机易腐垃圾处理终端60座,基本做到餐厨垃圾和生活垃圾全量处置,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率85%。
坚持“严打”“关爱”并举,推动建筑垃圾规范化。完善部门联合执法机制,推动建筑垃圾处置全链条治理。目前,督促30家持有运输许可证的企业针对其安全生产状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清理积存建筑垃圾191处、生活垃圾34处,取缔非法工程渣土中转消纳点10处、非法装修垃圾中转消纳点33处,查处跨区域非法转移、倾倒建筑垃圾案件145件。
坚持“合治”“巧治”并举,打好守护蓝天保卫战。成立“诚管通城宜安江海”扬尘攻坚党建联盟,围绕重点区域、闲置地块及市政工程等项目,开展工地扬尘污染防治联合执法行动,实现与住房城乡建设、环保等部门结果互认。推广使用“扬尘一张网”智能监管系统,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累计督查点位397个,交办问题点位30个,交办问题79个,回复率及整改完成率均为100%。
整治强支撑 市容环境呈现“新气象”
以“小项目”服务“大环境”。重点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市容环境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排定全市40个群众身边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整治项目。先后20次现场调度研究解决微治理行动重难点问题,推动“微治理”行动一体化推进。截至目前,7个道路交叉口市容面貌焕然一新,城市环境180项整治任务全部完成。
以“小管理”融入“大治理”。制定出台《南通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办法》,持续做好政策解读和宣贯活动。指导全市设置便民疏导点110个、夜市34个、临时销售摊(点)800余个。会同住房城乡建设、交通等8部门联合开展户外广告和店招标牌设施安全隐患整治与防范专项行动,摸排户外广告和店招标牌设施8.8万处,发现问题隐患656处,整改完成633处。
以“小问题”服务“大民生”。聚焦“12345”群众反映的急切问题,对全市82座中转站开展已交办问题整改情况“回头看”。围绕补足设施短板和改造老旧设施两方面编排设备更新计划,配建大型垃圾房10余处,改造垃圾中转站14处、更新环卫车76辆,建设垃圾焚烧处置项目3处,新建改造公厕100座。加大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区7个街道实行保洁一体化改革,基本完成主城区20条主干道的垃圾桶清运点整治。
规范奠基础 行风作风再上“新台阶”
以督察补短板。完善市、县、镇(街道)三级督察体系,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队伍督察工作。累计制发《督察情况反馈》《督察意见函》通报整改问题50余个,编发《督察告知单》162份、《每周督察情况》37期,编印《队伍督察典型问题选编》等文件。
以规范优服务。制定地方性法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印发《南通市城市管理服务营商环境新措施(2024年版)》,持续推进柔性执法和包容审慎执法,全市城管系统共实施免罚轻罚案件79件,涉及市场主体78家,涉及金额486.24万元。坚持普法为先,推行行政指导“一口清”服务,指导各县(市、区)城市管理局(执法局)严格落实健全信用修复提醒协同机制。
以智能提效率。构建全市城管系统大联动平台和“南通12345在线”系统工单运行机制,建立快速反应处置机制,有效提升城管执法人员出勤时间和效率。共处置群众举报类事件3.8万件,平台群众满意度100%,“12345”工单群众满意率提高至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