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城管进社区,讲好新故事⑨|通州区城管局:以“三心”打通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毛细血管”

来源: 通州区城管局 发布时间:2024-02-21 字体:[ ]

近年来,通州区城管局将执法管理力量不断向社区集聚,通过“城管进社区”持续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和社区治理水平,切实解决了一批社区群众家门口的“急难愁盼”,也让我切切实实地体会到城管部门办事的“诚心”,待人的“贴心”,执法的“用心”。今天,我就用这三个关键词来与大家共同分享通州区“城管进社区”示范工作站——碧堂庙社区工作站的那些“新故事”。

关键词一:诚心——画好基层治理“同心圆”

“大家的顾虑我能理解,作为一名环卫工作者,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垃圾分类亭定时定点开放,由督导员监督投放,投放的垃圾将及时清理,不会有残余的垃圾和异味;分类亭的设置,需综合考虑距离、排水,用电等多方面因素……”在中瑾世纪城小区召开的议事协商会上,区城管局环卫处周丽华主任为小区业主代表答疑解惑。

小区“三定一督”垃圾分类实施之初,居民对垃圾分类点设置后可能产生的噪音、异味、不便等问题存在担忧。为及时消除居民的顾虑,社区城管工作站召集小区党员、物业、居民群众代表,依托“有事好商量”平台,大家面对面沟通交流,共同讨论垃圾分类点位设置、开放时间及宣传方式等,以此稳步推进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

“垃圾分类亭的设置原先我是有担忧的,借助座谈会大家一起商量答疑解惑,消除了我的顾虑,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在后续实施过程中,我会积极配合。”居民严霞在了解到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后,改变了最初的看法。类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得益于社区城管工作站聚焦老百姓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以画好基层治理“同心圆”为目标,将“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充分融入“城管进社区”当中,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基层治理各环节,努力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共同体。截至目前,碧堂庙社区已落地垃圾分类亭22个,实现辖区内垃圾分类亭设置全覆盖;召开“有事好商量”议事协商会21次,有效解决各类问题49个。

关键词二:“贴心”——架起党群干群“连心桥”

教育从小抓起,让学生带动家长、引导家庭,从而推动形成人人参与城市管理工作的良好局面,社区城管工作站先后到皇都宝贝幼儿园、高新区小学等学校,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19次,通过现场宣讲、PPT实例讲解、有奖互动问答、小游戏等形式,进一步提升垃圾分类全民知晓率、参与率。

孤寡老人一直是社区关心的重点群体,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多次带领社区干部及城管执法人员深入社区,走访慰问困难群众,详细了解他们的身体、家庭收入等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文明城市共建共治共享,社区工作站把垃圾分类宣传、知识问答互动、全民阅读、夏日清风月月讲宣讲等活动搬到小区,把服务从白天延伸至夜间,“城管进社区”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有机融合、一体推进,在切实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收获了来自社会各界的认可和称赞。

在常态化开展“进小区、进学校”等活动的同时,我们还努力探索和推广“社区城管会客厅”新模式,在这里,邻里随时“楼下坐坐”,每个人都能成为社区工作站的主人。工作站针对少年儿童推出趣味垃圾分类小游戏、垃圾分类积分兑换小礼品等活动;针对年轻人推出“城管执法体验日”、公益打卡等活动;针对老年人,则组织参与社区活动和志愿服务,提供智能手机教学、一天义工服务等,不同群体在此都能获得更精准、更细致的个性化服务。

关键词三:“用心”——畅通问题解决“快车道”

“原本需要上报处理的问题,现在有城管队员在小区里值班,打一个电话,他们马上就来了。”城管执法人员和社区干部、物业人员合作,形成了“多方联动,共同治理”的工作模式,搭建“线上+线下”居民议事协商平台,线上微信群对接社区干部、楼组长,线下沟通会汇聚各方面对面交流,实现“城管+社区”共治管理。

治未病,防隐患。我们建立并落实“定人、定责、定时”工作职责,城管队员定期与居委干部一起巡查小区,对辖区进行全覆盖巡查,对新增违建进行查处,做到早发现、早查处、早拆除;协助解决消防通道乱搭建问题,加强对管道燃气设备和管道的安全检查,排查整治一批安全隐患,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强化市容秩序管理,规范商户经营秩序,助力更高水平文明建设。社区日常管理正由“问题找上门”转变为“上门找问题”,“被动处理”转变为“主动服务”,矛盾不出小区就能解决。

如今,随处可见城管带来的欣喜变化,市容秩序、小区环境得到持续改善,渣土扬尘、油烟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小区乱堆放、乱种植、乱搭建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这些变化的背后都有着一段基层工作者辛苦付出且不为人知的“故事”,而他们的“新故事”,还在每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