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以基层“小支点”撬动城市治理“大杠杆”

来源: 监督局 发布时间:2025-04-24 字体:[ ]

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城市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管理工作重要论述以及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在全市城管执法队伍部署开展 “城市管理进社区,服务群众面对面”专项行动,推动城市管理网格主动融入社会治理网格,丰富拓展社区自治在城市管理领域应用,把社区作为城市治理的基石和前沿,实实在在解决老百姓家门口的问题,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以党建“绣花针”穿起基层治理“千条线”

突出政治引领。明确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南通市城管局党支部和党小组结对挂钩主城区街道社区基层党组织,加强基层队伍党支部建设,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坚持把党支部建在一线、建在连上,推动城管党员和社区党员建立社区功能型党支部,形成基层治理战斗堡垒。

喊响服务口号。持续擦亮市局“诚管通城”、海安“蓝盾先锋·海城惠民”、如皋“皋城先锋管家”、如东“宾城蓝剑”、启东“城人之美”、崇川“崇川管家”、通州“精细城管”、开发区“精城能达”、海门“城心向党·行在东洲”、苏锡通“速馨通”、通州湾“蓝湾管家”等党建品牌,在全市范围喊响“有事找城管,服务不打烊”服务口号。

业务有机融合。不断健全党建引领的城市管理社会参与机制,把城管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基层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基层城管党组织活动与城管志愿者活动、基层城管党建工作与城市管理重点目标任务有效融合,推广违建治理“红色管家”模式向城市管理各领域延伸,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向治理单元和治理主体覆盖延伸,与服务人民群众、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作风建设紧密结合、生动实践。

将管理服务触角延伸到社区和居民家门口

建立组织架构。明确不仅是基层队员进社区,而是各级城管一起进,拉动职能部门一起进。一方面各级城管委、城管办实体化运行,高位指挥协调、搭建协作平台、拓宽协作渠道,完善多部门参与的“大城管”协调机制,持续为基层赋能。另一方面建立完善市、县(市、区)、街道三级组织保障体系,市县两级城管挂钩联系街道社区,确保基层人员沉下去、做的实、保障好。

铺设前沿哨所。在城市街道全面铺设社区城管工作站(点),全市已经建设站点378个,站点建设因地制宜、灵活多样,既有独立站点,也有融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公安警务站、物业企业共建,崇川、通州、苏锡通改造核酸检测亭变为解忧铺子、城管驿站、夜市驿站、护苗小屋等网红站点,哪里需要解决问题、提供服务,站点就铺设到哪里,将工作站点打造成为小区居民家门口的服务驿站。

全面下沉社区。队员和协管员以“1+1+N”和“N+1+1”两种模式,“定人、定时、定方案”进驻社区,执法队员担任社区副书记、副网格长,协管员担任社区网格员等多种形式参与社区日常管理。在社区工作站、小区公示栏、居民楼道内公示管理清单、人员名单、联系电话,让居民随时可以方便快捷反映问题。

推动社区人居环境和城市治理模式精彩“双蝶变”

开展源头治理。基层队伍改变勤务模式和管理重心前置,彻底改变以往被动管理模式,将大量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实现源头管控。同时,建立“12345”政府热线交办问题快查快处工作机制,有效压降举报投诉率,群众满意率明显提高。

实施精细治理。持续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和城市微治理,推行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不断改善社区人居环境。大力推进停车建设管理,推行社区潮汐式停车场,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常态化控违治违,成功培育花半里违建治理“红管家”示范典型,持续开展社区餐饮油烟治理,近三年多项优良指标均稳居全省前列,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创新工作模式。深化“大数据+指挥中心+综合执法模式”,以“智慧城管”为基座打造城管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与市域、区(镇街)域指挥中心联网联动,采取智能化监控手段对小区违建、扬尘管控实24小时智能预警,实现“一网统管”。

推行协商议事 搭建服务民生“快通道”

推行协商议事。依托社区原有议事架构,积极对接“有事好商量”、“党建红网格”、“三官一律”等议事体系,建立社区城管协商议事机制,定期开展“面对面”群众座谈会,广泛听取社区居委会、企业、物业、商户和居民代表的意见建议,把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回应到家门口,实实在在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化解基层矛盾。传承发扬“枫桥经验”,在街道社区建立城管基层协调议事和矛盾调处机制和队伍,注重发挥社区老党员、老干部、老专家、老教师、邻里长等特殊作用,广泛发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志愿者、群防群治队伍、基层群众及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等各类“铁脚板”力量参与,及时化解城管领域因违法违规、矛盾纠纷引发的各类不稳定因素。

优化营商环境。城管行政执法向服务型管理型转变,践行“721”工作法,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广泛运用政策辅导、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诚、指导约谈等方式,充分听取行政相对人理由陈述,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以柔性执法减轻群众生活压力和市场主体负担。

汇聚人民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磅礴力量

发动社会力量。充分整合人员力量和各方资源,组建每个社区不少于5人的城管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城市管理的巡查劝导、普法宣传、矛盾调处以及志愿服务等活动。南通市城管局城管志愿者总队和南通网约车司机联盟签约共建,唐闸镇爱心城管和明壹社团携手爱心公益。

创新宣传模式。坚持“谁执法谁普法”,灵活多样的开展各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普法宣传,增强居民法律意识和自治意识,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城市治理。全市城管同步开展“请进来”现场观摩活动,崇川打造“濠管家”“崇川城管巴士”等志愿服务项目,海门等地组建了党的二十大和城市管理宣讲队,各县市区城管纷纷对垃圾分类、违章搭建、餐饮油烟、装修违法等和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内容开展专题宣传,持续开展“城管进校园,小手拉大手”专题活动,针对外来人员、大货车司机、快递外卖小哥等群体主动上门提供普法宣传。

培育基层典型。及时提炼工作方法,挖掘先进事迹,选树了一批基层优秀社区干部、执法队员,志愿服务者和热心市民,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城管进社区,讲好新故事”典型推荐和事迹宣讲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充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城市治理的热情。

截至目前,全市共549名执法队员、738名协管员下沉社区,打造社区城管工作站(点)378个,召开“面对面”协商议事1343次,专项整治2034次,解决社区各类问题12927件,普法宣传1602次,志愿服务1108次,设立便民疏导点120处,主导设置特色夜市30处,救危助困好人好事149件。